人教统编版(部编版)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《说和做——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》同步测试
一、积累运用
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(    )
A.
在遭受强烈地震后,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、食品、帐篷等物资短缺,基础设施损坏严重,救援工作很难开展。
B.
社区“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”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:“五水共治”不只是政府的事,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。
C.
她工作能力强,担任初三(2)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,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。
D.
不可否认,无论是岳飞、文天祥还是闻一多、朱自清,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。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    )
A.
闻一多先生,是卓越的学者,热情彭湃的诗人,大勇的革命烈士。
B.
他“做”了,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,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,昂首挺胸,长须飘飘。
C.
他在给我的信上说:“此身别无长处,即然有一颗心,有一张嘴,讲话定要讲个痛快!”
D.
杜甫晚年,疏赖得“一月不梳头”。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,他是无假及此的。饭,几乎忘记了吃,他贪的是精神食粮。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填上一句话,使语意连贯,逻辑顺序合理(    )

正在开发浪潮中的中国西部的上空,将出现一批卫星,它们像“眼睛”一样俯瞰大地,通过遥感技术,为西部地区________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。

A.
社会经济发展规划、国土资源调查、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
B.
生态环境治理、国土资源调查、灾害分布清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
C.
国土资源调查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、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灾害分布清查
D.
灾害分布清查、生态环境治理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资源调查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,有误的一项是(    )
A.
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,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,如群蚁排衙。(群蚁排衙: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)
B.
十年艰辛,一部“校补”赫然而出。(校补:校对补充)
C.
他潜心贯注,心会神凝 , 成了“何妨一下楼”的主人。(心会神凝:注意力集中,用心熟悉通晓)
D.
他“说”了。说得真痛快,动人心,鼓壮志,气冲斗牛 , 声震天地!(气冲斗牛: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)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 )
A.

越(zhuó)    气冲牛(dòu)      心贯注(qiǎn)

B.
微(suāi)    警报起(dié)      慷淋漓(kǎi)
C.
懒(sū)      尽心血(lì)       一反往(jí)
D.
坚(mí)      乎不同(jiǒng)    而不舍(qiè)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(    )
A.
刚走到校门口,我就看见一幅写着“向闻一多先生学习”的巨大标语。
B.
我们朗诵着《说和做——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》,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,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“中国梦”中去呢?
C.
给成功者一个微笑,那是赞赏;给失败者一个微笑,那是鼓励。
D.
挫折与磨难面前,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?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。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(    )
A.
“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,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。”(引用)
B.
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。(借代)
C.
闻一多先生,是卓越的学者,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,大勇的革命烈士。(排比)
D.
他,是口的巨人。他,是行的高标。(对偶)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二、综合题
综合性学习。

    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,纪念毛泽东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题词49周年。学校团委开展了以“雷锋在我心,助人我先行”为主题的活动,请参与。

1、
请为本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。

2、
阅读下面资料,按要求答题。

【资料】他20年献血6万毫升,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。2006年,他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志愿捐献者。1994年以来,他为希望工程、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,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,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。他叫郭明义,号称“雷锋传人”,他是“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之一。

给郭明义的颁奖词:他总看别人,还需要什么;他总问自己,还能多做些什么。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,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。他越平凡,越发不凡,越简单,越彰显简单的伟大。

请模仿以上颁奖词,为雷锋写一段颁奖词。

3、
班级召开“学习雷锋,我在行动”的主题班会。班会上,有同学出示了右面这幅题为“目不斜视”的漫画,引发了大家的热议。看了这幅漫画,你有什么感想呢?请写出。


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三、现代文阅读
阅读下文,回答问题

儒者之豪迈

徐百柯

   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,著作颇丰,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,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。蒙先生指导研究生,上来先是两句话。第一句引陆象山言:“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,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。”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:“一个心术不正的人,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。”

   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,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。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。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,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,因而被同事称为“此亦稀有之事也”。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,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,也不再续聘蒙文通,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,仍我行我素。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,与“领导”交往依然如故。

   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,由于学阀玩弄手腕,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。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,请求他继续授课。他说:“我可以不拿钱,但我是四川人,不能不教四川子弟。”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,继续传授。

   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:“先生身材不高,体态丰盈,美髯垂胸,两眼炯炯有神,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,满面笑容,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,大有学者、长者、尊者之风。”

   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,第一是不带讲稿,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,但从来不看,遇风吹走了也不管;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,听而不闻,照讲不误,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,才哈哈大笑而去。

   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,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,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,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,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。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,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,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,才开始详加评论。考场不在教室,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,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,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。

   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,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,就像钟,“大叩之则大鸣,小叩之则小鸣”。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,他总是热情接待,有问必答,侃侃而谈。夜深,学生告辞,他常不准走,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。

   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:“先生豁达大度,不拘小节,行乎自然,喜交朋友,社会上三教九流,一视同仁,所以有不少和尚、道士跟他有交情。喜欢上街坐茶馆,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,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。”

   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,一次,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。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:“隗先生(对他的戏称),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,你快来看了写文章。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(成都著名的西餐厅),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!”

   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,交往过后,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:“读先生的书,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,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。”

【注释】①恂恂:恭谨温顺的样子。

1、

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,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?

2、

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“大叩之则大鸣,小叩之则小鸣”。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。

3、

蒙先生的“豪迈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?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。

豪迈的具体表现:智慧幽默,刚正不阿,不拘小节,诲人不倦,慷慨大方……

4、

积累链接:请你默写出《论语》中强调“学”“思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。
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阅读下文,回答问题

   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,——作为革命家的方面。

    这个方面,情况就迥乎不同,而且一反既往了。

   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,青年运动的领导人,闻一多先生“说”了。起先,小声说,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;后来,声音越来越大,他向全国人民呼喊,叫人民起来,反对独裁,争取民主!

   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:“此身别无长处,既然有一颗心,有一张嘴,讲话定要讲个痛快!”

    他“说”了,跟着的是“做”。这不再是“做了再说”或“做了也不一定说”了。现在,他“说”了就“做”。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,这是人格的写照,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。

    1944年10月12日,他给了我一封信,最后一行说:“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,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,请传观。”

    这是为争取民主,反对独裁,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!

   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,警报迭起,形势紧张,明知凶多吉少,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,大骂特务,慷慨淋漓,并指着这群败类说:你们站出来!你们站出来!

    他“说”了。说得真痛快,动人心,鼓壮志,气冲斗牛,声震天地!

    他“说”了:“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,前脚跨出大门,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。”

    他“做”了,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,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,昂首挺胸,长须飘飘。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,实证了他的“言”和“行”。

    闻一多先生,是卓越的学者,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,大勇的革命烈士。

    他,是口的巨人。他,是行的高标。

1、

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?

2、

“这个方面,情况就迥乎不同,而且一反既往了。”这句话中的“这”指代什么?

3、

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“革命家的方面”的闻一多先生“言”“行”完全一致?

4、

体会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。

他“做”了,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,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,昂首挺胸,长须飘飘。

5、

体会“他,是口的巨人。他,是行的高标”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。

我要多选
作答:
答对了
答错了
声明: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,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,若内容存在侵权,请点击举报删除。
贡献者: 春暖花开
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
免费查看答案
使用
疯狂刷题APP
打开[我的-扫一扫]
疯狂刷题
www.yex.ink
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
注: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(其他工具扫码无效)
口碑级应用
疯狂刷题APP
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
title
content
不再提示
确定
关闭
题干详情
×